《中國金銀幣標準目錄(1979-2018)》第二版疏漏1992年中國生肖幣發行12周年1公斤紀念銀幣4個版別淺見簡析

《中國金銀幣標準目錄(1979-2018)》第二版疏漏1992年中國生肖幣發行12周年1公斤紀念銀幣4個版別淺見簡析

中國金銀幣(機制幣)日誌/《中國金銀幣標準目錄(1979-2018)》第二版疏漏1992年中國生肖幣發行12周年1公斤紀念銀幣4個版別淺見簡析

2023年4月13日

袁世凱銀幣(袁大頭)製作背景、數量及版別簡介

 

袁世凱銀幣(袁大頭)製作背景、數量及版別簡介

一、    據北京誠軒資料:

1      清末中國使用之銀幣,雖然時間不長,但數量龐大,種類也非常複雜。民國肇始,袁世凱登上大總統寶座,於三年二月擬訂國幣條例,確定銀本位制,籌備鑄造新國幣,並委託天津造幣總廠義大利籍首席雕刻師喬治(L.Giorgi)設計雕刻。新國幣版模經大總統親核後,由天津造幣廠製模,頒發全國各分廠大量生產。新國幣即俗稱之袁大頭,設計製作精美,其鑄行本欲求形式統一,以替換魚目混雜之舊幣,但因當時政局不穩,中央政府欠缺誠信,規定形同具文,各分廠更換工作模我行我素,再加以各地軍閥與民間之私鑄,以及後來的蘇區也加入生產行列,使袁大頭的版別僅明顯易辨者,即有數百種之多,成為全世界法定貨幣版別及發行量最多的機制銀元!

2      袁大頭銀幣共有四種年份,即三年、八年、九年及十年但年份與實際鑄造時間無關,當時因鑄造廠眾多,水準良莠不齊,雖有法定的統一規格,但實際鑄行過程中,各種不同尺寸、不同重量、不同成色、不同人像差異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由於袁大頭版式繁多,分辨其版別時,除重量和尺寸可以數據體現其差異外,還可憑藉人像、文字及嘉禾圖案之異同加以區分。大收藏家林國明統計,袁大頭約有280餘種,堪稱琳瑯滿目。綜合各方資料推估,袁大頭之鑄造量超過10億枚,為全世界發行量最多的銀幣!如此多的鑄造量及版別,時至今日,預將流傳在市面上的不同版式袁大頭收集齊全,絕非易事!據悉,仍有大頭迷在默默無聞地收集過程中,不少已成績斐然,令人欽佩!據悉,林國明大師或將出版袁大頭版別參考目錄,提供泉友們參考!

二、    新浪博客大收藏家晉冀錢莊編撰袁大頭版別大全袁世凱流通銀幣的收集與研究在銀幣收藏中是難度最大、研究最為深奧的幣種。因為此幣版式太多,正因如此到目前為止還無人能說得清楚“袁大頭”有多少個版別,應該可以肯定“袁大頭”還有些版別目前尚未挖掘和發現,所以對它的收集與研究將是還要走一段漫長的道路。據記載中國機制銀幣自光緒二十六年開始建廠生產,到民國二十四年政府發布禁止銀幣流通止,銀幣作為我國法定貨幣流通,前後最多只有三十八年時間。民國元年一月十三日孫中山辭職後,袁世凱竊取臨時大總統,民國二年十月十日袁世凱正式就任大總統,民國三年開始鑄制“袁大頭”,直至民國十六年五月北伐勝利,前後有十四年鑄制“袁大頭”的時間。我國銀幣作為法定流通貨幣只有三十八年時間,可想生產流通銀幣也只有三十八年,而“袁大頭”銀幣生產時間占了十四年。據記載:當時就天津造幣廠每日生產銀幣三十萬元,加上奉天、南京、武昌、長沙、成都、廣州、雲南及重慶造幣分廠(局)的生產,可見當時“袁大頭”的生產量史無前例。又因當時政府令各省造幣廠照“中間應繪五穀模型,取豐歲足民之義,垂勸農務本之規”制鑄,再加上當時軍閥混戰私鑄幣甚多,故而“袁大頭”版式極為豐富,其暗記更加豐富多彩。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麽一個結論:“袁大頭”的生產時間最長,生產量最大,流通時間最長,版式最多。作為錢幣愛好者,挖掘歸納我國銀幣的內涵文化責無旁貸,也是通過論談提高自己知識的好機會。敝莊對銀幣的收藏和研究時間不長,見識少,“班門弄斧”對“袁大頭”壹圓面值銀幣版別作如下分類歸納,還望各位泉友多多指正,給予完善充實。《全文如下》

三、    年份版別:

1      三年版:最大的特點正面無“造”、“民”有點,版別最多,中央版及部分地方版存世量最大,O”版最特出,珍稀版多在此年。

2      八年版:版別較少,多數版弱打,孕珠版最特出

3      九年版:版別最少,雕刻精緻,深打,特別是精髪版的雕刻技術登峰造極。

4      十年版:版別較多,“T”點年版別相應多一些,其次是小齒頂珠版別也不少,尤其是修模頂珠版,圓珠修改成花瓣珠,很有特色,稀少的上頂珠就在此年。

四、    字體版別:

1      “中”字:有斜頭中、直頭中、開口中、缺口中,缺口中又分為上缺口中、左側缺口中,上缺口中又分為左缺口中、右缺口中。

2      “華”字:有草頭華、田華、“O”華、業頭華、點華、提點華(挑華)

3      “民”字:有有點民、無點民、斷筆民、曲筆民。

4      “國”字:按點有圓點國、豎點國、斜點國,斜點國又分長斜點國、點國。按國字方框分有有勾方框國、無勾方框國。

5      “年”字:就年字體有有橫年、無橫年、牛頭年、向頭年、異年。按點有圓點年、橫點年、豎點年、上點年、下點年、滭c年(無點年)、斜點年、廠點年、T點年、“7”點年、“八”點年、“十”點年,還有稀少的“元寶點”年。豎點年又分長豎點年、短豎點年,“7”點年又分粗7點年、細7點年、異7點年,T點年又分為順T點年、倒T點年。

6      “造”字:有告造、牛口造、連口造、實口造、日字造、扁口造(長口造)、缺口造。告造又分為牛頭告造、向頭告造,缺口造又分為上缺口造、下缺口造、上下缺口造。另還有平底口造、圓底口造。

7      “壹”字:有方型口壹、扁口壹、異口壹。方型口壹又分口內方型壹、口外方型口壹,口外方型口又分平方型口、豎方型口。

8      “圓”字:有開口貝圓、閉口貝圓、三角圓、丟矢矣圓、帶點圓。在文字中又分為粗字版、細字版。

五、    字數版別:有有造版、無造版、加字版,加字版在文字上又分為漢字加字、英文簽字和字母暗記版。

六、    頭像版別:

1      發形有粗髮、細髪。

2      耳朵有大耳朵、小耳朵,還有異耳朵。

3      眼睛有閉眼、睜眼,睜眼又分大眼睛、小眼睛,大眼睛又分圓眼珠、條眼珠,條眼珠又分單線條眼珠、雙線條眼珠。

4      眼皮有單眼皮、雙眼皮、三眼皮。

5      鬍子有大鬍子、小鬍子。

七、    衣章版別:

1      衣扣有大扣、小扣、雙扣。

2      肩章有大肩章、小肩章、大扣章、小扣章、無扣章,還有肩章復打、肩章藏珠。

3      肩星有大星、小星、五角星、六角星、異角星。

4      肩章有寬邊章、乍邊章、平板章、凸板章。另還有胸前下部不同裝飾版別。

八、    帶點版別:正面有前帶點、後帶點、臉部帶點。背面按點所處的部位又分數個版別,如葉頂珠、“滿天星”。

九、    內齒版別:有直齒、曲齒、圓齒、小齒頂珠、大齒背珠、缺齒、長城型齒、花齒、異齒。小齒頂珠又分上頂珠、下頂珠,按珠數量又分幾齒珠,大齒背珠又分幾齒珠。

十、    邊齒版別:有直齒邊、橄欖齒邊、疏齒邊、密齒邊、粗齒邊、細齒邊、鷹洋邊、“T”字邊、無齒邊(光邊)、異齒邊。

十一、   背面穗穀版別

1      小葉:實心小葉、空心小葉、小葉孕珠,還有葉數不同版。空心小葉又分大空心葉、小空心葉,小葉孕珠又分為單孕珠、雙孕珠,雙孕珠又分為上下孕珠、平行孕珠。

2      大葉:實心葉、空心葉、無紋葉、有紋葉、大彎葉、小彎葉、長葉、短葉,還有開口葉(葉頭分*)。

3      葉芒:單勾芒、雙勾芒、三勾芒、四勾芒、左勾芒、中勾芒、右勾芒、下勾芒、長芒、短芒、粗芒、細芒、交*芒、多芒(一葉數芒,多為復打)、異芒(多為修模版)。交*芒又分右交*芒、左交*芒,下勾芒又分左下勾芒、中下勾芒、右下勾芒。

4      葉支:長葉支、短葉支、曲葉支、直葉支、斷葉支、粗葉支、細葉支、異葉支。

5      穗桿:單穗桿、雙穗桿、直穗桿、曲穗桿、斷穗桿、異穗桿。

6      纓結:粗長纓、細長纓、異長纓、結有點、結無點。

十二、   O”記版別:有單“O”、雙“O”、實心“O”、湣癘”(括號型)、半“O”,半“O”又分單半“O”、雙半“O”。

十三、   各種修模版:凡修模版生產量較少、多半有特記。某些版非常稀少,很難遇見,也就非常珍貴。

十四、   混合版:除上述版別中某些特徵混合外,常見的有三年大頭八年背、三年大頭九年面、十年大頭八年背等(待進一步研究)。

十五、   錯版:一般錯版分為二種:一是設計錯誤(含雕刻),另一種是生產失誤-次品。在“袁大頭”中除稀少的陰陽面、大移位錯幣外,常見的復打錯幣較多。

十六、   珍稀版:除簽字版、字母暗記版、鷹洋邊、“T”字邊外,還有雪花版(版底雪花瓣狀)、滿天星版(版面珠多達數十顆)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