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壹圓版別考略 7大因素影響致樣式繁多:版別研究是錢幣研究不斷發展深入的必然趨勢。隨著版別收藏熱的不斷升溫和錢幣研究的不斷深入,喜歡錢幣版別的人越來越多,袁世凱像機制壹圓銀幣 ( 簡稱 「袁大頭」,下同) 版別就是一個值得研究探討的門類,本文試圖通過對
「袁大頭」 機制壹圓銀幣版別的研究,來展示 「袁大頭」 機制銀幣版別的多彩世界。
一 、版別的概念:所謂版別,顧名思義就是版與版的區別。引用在這裡,就是指 「袁大頭」 機制銀幣後版與前版的不同設計和刻模製版,它充分體現著設計師的某種意圖或修模師下意識留下的趣味痕記。我們研究
「袁大頭」 機制銀幣版別,就是在追尋時代印記,探索設計師在設計 「袁大頭」 機制銀幣版別時的某種意圖或背後的故事,以揭示銀幣呈現的歷史價值。
二、版別的歷史意義:版別既然承載著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時政意圖,是意志的體現,那麼,它就有著鮮明的現實價值和時代意義。簡要分析一下,
竊以爲,不外乎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含:
1是區別於銀幣的鑄造年份,如中華民國三年、中華民國八年造等;
2是區別於不同的鑄造廠家,如中央政府造、地方政府造、軍政府造、民間私鑄和蘇維埃革命政府造等;
3是區別於防僞暗記的精心設計;
4是區別於修模師有意或無意留下的趣味痕跡;
5是區別於完善設計、制模中的不足;
6是區別於帶有紀念意義的印記;
7是區別於後版與前版的差異等等。
由於有這些區別的呈現,才形成了 「袁大頭」 機制銀幣版別豐富多彩的世界,也爲日後此幣成爲收藏品蘊含了豐富的內容,爲後人在鑑賞
「袁大頭」 機制銀幣版別中增添了無窮樂趣; 同時,也爲機制幣在設計、制模、鑄造、流通等環節中,探索了路子,摸索了規律,總結了經驗、奠定了基礎。在機制幣鑄造發展史上功不可沒,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三、版別的基本特徵:《收藏》 雜誌曾在 2009 年第十一期和2010 年第四期分別刊載了本人撰寫的 《「袁大頭」 版別考略》、《「袁大頭」 銀幣版別新發現》 兩篇關於版別研究的文章。文章把現已發現的版別基本特徵作了較爲詳細的介紹,現將這些和最近新發現的版別歸納整理如下。因本文袁世凱壹圓版別圖無法清楚分辨,各圖省略之。
( 一) 中華民國三年 「袁大頭」
1. 普通版 ( 圖1) 。該銀幣正面爲袁世凱側面頭像,上端爲 「中華民國三年」,背面爲
「壹圓」 幣值和嘉禾圖案,周邊爲一百八十五道線 ( 後鑄有一百七十道線) ,胸前周邊設有暗記 ( 即少一短線) ,邊齒。多見。
2. 鷹洋邊版。圖案與普通版一樣,區別在於邊形與墨西哥鷹洋的邊形相同,
俗稱「鷹洋邊」。該幣爲試鑄幣。罕見。
3. T 字邊版。圖案與普通版一樣,區別在於邊形爲
「T」 字邊形。該幣爲試鑄幣。罕見。
4. 簽字版。圖案與普通版一樣,區別在於正面袁世凱頭
像 的 右 下 側 有 英 文「L. Giorgi」 字樣。罕見。
5. 正心 「0 」版 ( 圖 2 ) 。圖案與三年
「提點華」 版基本一樣,顯著特徵是嘉禾結內的 「0 」, 處於左 上結內的正心位 置。少見。
6. 三角正心 「0 」版 ( 圖 3 ) 。圖案與三角版基本一樣,
顯著特徵是嘉禾結內的「0」,處於左上結內的正心位置。少見。
7. 偏心 「0 」版 ( 圖 4 ) 。圖案與三年
「提點華」 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嘉禾結內的 「0」 偏移左邊。少見。
8. 頂帶 「0 」版 ( 圖 5 ) 。圖案與三年
「提點華」 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嘉禾結內的 「0」 上頂結帶。少見。
9. 三角頂帶 「0 」版 ( 圖 6 ) 。圖案與三角
「0」 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嘉禾結內的 「0」 上頂結帶。少見。
10. 壓帶 「0 」版 ( 圖 7 ) 。圖案與三年
「提點華」 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嘉禾結內的 「0」 上壓結帶。少見。
11. 三角壓帶 「0」版 ( 圖 8) 。圖案與三角
「0」 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嘉禾結內的 「0」 上壓結帶。少見。
12. 輕蝕 「0 」 版 ( 圖 9 ) 。圖案與三年「提點華」
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嘉禾結內的 「0 」 被吞蝕了小一部分, 形成大半邊「0」
字。少見。
13. 重蝕 「0」 版 ( 圖 10) 。圖案與三年
「提點華」 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嘉禾結內的 「0 」 被吞蝕了大一部分, 形成小半邊 「0」 字。少見。
14. 雙 「0 」 版 ( 圖 11 ) 。圖案與三年
「提點華」 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嘉禾結內有一環套一環的兩個 「0」。甚少見。
15. 三角 「0」 版右長芒 ( 圖 12) 。圖案與三角
「0 」 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右邊嘉禾一禾芒較其它禾芒長。少見。
16. 三角竹節花版 ( 圖 13) 。圖案與三年「三角」 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嘉禾飽滿, 類似竹節紋。少見。
17. 1 + 5 珠版 ( 圖 14 ) 。圖案與三年「提點華」 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右邊嘉禾影含有一顆珠,結下邊道內孕五珠。少見。
18. 曲筆民版 ( 圖 15) 。圖案與三年甘肅「開口貝」 基本相同,區別在於 「民」 字的豎提筆劃呈現三道彎曲。少見。
19. 雁尾芒版 ( 圖 16) 。圖案與三年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左邊嘉禾形成類似雁尾的葉芒。少見。
20. 右叉芒版 ( 圖 17) 。圖案與三年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右邊嘉禾有兩禾葉芒較長並交叉。少見。
21. 右芒勾版 ( 圖 18 ) 。圖案與三年「提點華」 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右邊一嘉禾芒較長且彎度較大,類似彎勾。少見。
22. 左彎芒版 ( 圖 19 ) 。圖案與三年「提點華」 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左邊一嘉禾芒向左彎。少見。
23. 銳角芒版 ( 圖 20) 。圖案與三年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右邊嘉禾兩禾葉芒組成一個銳角。少見。
24. 背雙星 ( 版圖 21) 。圖案與三年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背面左側嘉禾有兩禾葉芒前各指向一顆星。少見。
25. 大鬍鬚版 ( 圖 22) 。圖案與三年普通版基本相同, 區別在於正面 「中華民國三年」
字體較細,胸前邊道沒有暗記,鬍鬚較大。少見。
26. 大耳朵版 ( 圖 23) 。圖案與三年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耳朵處廓邊突出且大,
肩章成鑄型、圖案與普通十年版肩章相似, 胸前無暗記。甚少。
27. 開口貝版 ( 圖 24)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致,其主要特徵爲 「壹圓」 的圓字貝開口。因袁像眼中有一極短直線,好似眼睛睜著,故也稱
「睜眼幣」。胸前周邊無暗記。其銀幣含銀成色較低,嘉禾較粗糙。較多見。
28. 甘肅加字版 ( 圖 25 ) 。圖案與 「開口貝」 相同,其主要特徵是在袁世凱頭像兩側鐫上
「甘肅」 字樣。甚少見。
29. 三角版 ( 圖 26)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銀幣背面 「壹圓」 二字筆劃微肥,
「圓」 字中員上部像似一個三角形, 俗稱 「三角版」。
30. 斷民版 ( 圖 27)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 「民」 字中間一橫不連筆,
形成斷筆。少見。
31. 勾頭華版 ( 圖 28)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繁體 「華」 字的草頭第二筆爲勾點。少見。
32. 提點華版 ( 圖 29)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繁體 「華」 字書寫的第二筆爲
「提點」。少見。
33. 大扣版 ( 圖 30)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袁世凱頭像領扣獨立並比一般領扣較大。少見。
34. S 版 ( 圖 31)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背面嘉禾左側有一個 「S」 字樣。甚少見。
35. 結內點版 ( 圖 32) 。圖案與三年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嘉禾結內多一點。甚少見。
36. 厚版幣 ( 圖 33 ) 。圖案與普通版相同。區別在於該銀幣較厚,厚度達 2. 7mm, 普通銀幣厚度一般不超過 2. 6mm。少見。
( 二) 中華民國八年造
「袁大頭」
37. 普通版 ( 圖 34) 。圖案與三年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之處在於年份不同,且胸前周邊沒設暗記。較少見。
38. 連口造版 ( 圖 35) 。圖案與普通版一樣,區別在於 「造」 字的口上是個 「牛」
字,且連到口,背面結下邊道孕五珠。少見。
39. 牛口造版 ( 圖 36) 。圖案與普通版一樣,區別在於 「牛」 頭造的 「牛」 字不連到口,上面是個
「牛」 字, 下面是個 「口」。少見。
40. 缺口造版 ( 圖 37) 。圖案與普通版一樣,區別在於 「造」 字中的口上方缺一橫。少見。
41. 草頭華版 ( 圖 38)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繁體 「華」 字爲 「艸」
頭華,背面結上出頭。少見。
42. 廠點年版 ( 圖 39)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 區別在於 「年」 字中的點爲廠點年。又稱
「反 7 點年」。甚少見。
43. 豎點年版 ( 圖 40)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 「年」 字中的點爲豎點。甚少見。
44. T 點年版 ( 圖 41)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 「年」 字中的點爲 「T」點。甚少見。
45. 左芒勾版 ( 圖 42)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背面嘉禾左側一禾葉芒帶勾。少見。
46. 孕六珠版 ( 圖 43 ) 。圖案與 「連口造」 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左右禾葉孕珠,
結下邊道孕六珠。甚少見。
47. 雙孕兩珠版 ( 圖 44)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背面嘉禾右側一禾葉孕珠,結下邊道雙孕兩珠。甚少見。
48. 結上點版 ( 圖 45)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嘉禾結上多一點。少見。
49. 嘉禾孕兩珠版 ( 圖 46 ) 。圖案與「連口造」 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嘉禾左右兩邊均有一禾葉孕珠。少見。
50. 邊道孕兩珠版 ( 圖 47)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正面頭像下面兩邊道各孕一珠。甚少見。
51. 兩芒勾版 ( 圖 48)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嘉禾左邊和右邊各有一禾芒彎成勾。少見。
( 三) 中華民國九年造
「袁大頭」
52. 普通版 ( 圖 49)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之處在於年份不同,且袁像胸前邊道設有暗記。多見。
53. 缺口造版 ( 圖 50)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之處在於 「造」 字中的口上方缺一橫。甚少見。
54. 七點年連口造版 ( 圖51)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 「造」 字的口上是個 「牛」
字,且連到口, 「年」 字的點爲七點年。少見。
55. 精發版 ( 圖 52 ) 。圖案與普通版一樣,區別在於袁像頭髮比一般的版別頭髮要精細些。較少見。
56. 右彎芒版 ( 圖 53) 。圖案與普通版一樣,區別在於背面嘉禾右側一禾葉芒向下彎,
整束嘉禾給人感覺較鬆散,正面頭像耳朵和肩章與普通版略大。少見。
57. 斷筆華版 ( 圖 54) 。圖案與普通版一樣,區別在於繁寫的 「華」 字中間一長橫不相連,出現明顯斷筆,背面嘉禾右側一禾葉無芒尖。少見。
58. 大耳版。圖案與普通版一樣,區別在於袁像頭像中耳朵輪廓比一般的版別略顯大些,該版成色較高。甚少見。
( 四) 中華民國十年造
「袁大頭」
59. 普通版 ( 圖 55)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之處在於年份不同, 「造」 字上一撇出頭。多見。
60. T 點年版 ( 圖 56)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 區別在於 「造」 字上一撇出頭,
「年」 字中的點爲 「T」 點年。較少見。
61. 缺口造版 ( 圖 57)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之處在於 「造」 字中的口上方缺一橫。少見。
62. 半缺口造版 ( 圖 58) 。圖案與十年八年版基本相同,區別之處在於 「造」 字中的口字上方一橫只有一半。少見。
63. 雙缺口造版 ( 圖 59) 。圖案與十年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 「造」 字中的口字上下皆無橫。甚少見。
64. 連口造版 ( 圖 60) 。圖案與十年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 「造」 字的口上是個「牛」
字,且連到口,T 點年,結下邊道孕五珠。少見。
65. 十年八年版 ( 圖 61) 。圖案與八年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袁像胸前邊道無暗記,「中華民國十年造」
字體筆劃比普通版的字體筆劃略肥些,故稱 「十年八年版」。少見。
66. 十年九年版 ( 圖 62)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之處在於年份不同,肩章版式不同。少見。
67. 開渠華版 ( 圖 63)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繁體 「華」 字上草頭爲「┫┣」 頭,好似頭上開了個渠,且袁像鬍鬚比普通版鬍鬚較短。少見。
68. 正星版 ( 圖 64) 。圖案與十年九年版基本一樣,除年份不同外,區別在於 「年」
字中的 「點」 比普通版 「年」 字中的 「點」 大一些,且肩章上五角星較正,故稱 「大點年」 或 「正星版」。較少見。
69. 偏星版 ( 圖 65)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肩章上五角星頭偏右。較少見。
70. 豎點年版 ( 圖 66)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 「年」 字的 「點」 書寫爲一豎。甚少見。
71. 開口中版 ( 圖 67)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一樣,區別在於 「中」 字左上角不連,形成一個不封口的
「中」 字。少見
72. 右缺口中版 ( 圖 68 ) 。圖案與 「開渠華」 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 「中」 字口的右邊缺一短橫,形成一個右缺口,故稱右缺口中。少見。
73. 七點年版 ( 圖69)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七點年,大鬍鬚,大耳朵, 異型肩章,胸前有四星花。甚少見。
74. 大點年版 ( 圖 70)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 「年」 字的點要比其它十年版的
「年」 字點大一些。少見。
75. 下缺口造版 ( 圖 71)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 「造」 字口無下橫,形成一個下缺口。少見。
76. 敗筆造版 ( 圖 72)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 「造」 字的第四筆書寫不正,也不協調,看似敗筆。少見。
77. 六角星版 ( 圖 73) 。圖案與十年七點年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肩章五角星有三顆星是六隻角,故稱六角星。少見。
78. 連口造無珠版 ( 圖 74) 。圖案與十年「連口造」 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嘉禾結下邊道無孕珠。少見。
79. 癟口造版 ( 圖 75) 。圖案與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 「年」 字的點靠近上橫,
「造」 字中的口成癟口。少見。
80. 矩型肩章版 ( 圖 76) 。圖案與十年普通版基本相同,區別在於正面頭像肩章呈現矩形狀。少見。
由於篇幅有限,以上只列舉了八十枚不同版別,這僅僅是一部分,其它版別在以後的文章中再作介紹。
作者:王鋼,號玉倉,湖北隨州人,系陝西省錢幣學會常務理事。多年來懷著對錢幣文明的敬仰,對傳承優秀錢幣文化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錢幣文化的研究與傳承,尤其是在袁像銀元版別研究方面,探索出適合銀元版別研究的有效方式,先後在《中國錢幣》、《收藏》、《收藏界》、《西部金融》和《錢幣研究》等刊物上發表文章數十篇。大量的實物版別圖片著錄與書,收到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
袁像銀元版別考略(精裝)王鋼 著
京 東 價¥ 299.00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0571430
編輯推薦:初學者的嚮導、收藏鑒賞家的工具、院校學者的參考資料,“袁大頭”銀元識別、收藏、鑒賞、投資的通俗讀物。陝西省錢幣學會錢幣研究系列叢書之四:該書由戴志強、周祥分別題詞;孫仲匯題寫書名;沈鳴鏑作《序》,戎畋松作《並序》。
內容簡介:《袁像銀元版別考略(精裝)》主要內容包括“袁像銀元概述”“袁像銀元認讀”“袁像銀元版別鑒賞”三大部分,共列入袁像銀元官版版別429種,軍閥版私鑄版400種,是目前國內已知收錄袁像銀元版別最多的著作;涉及袁像銀元金樣、銀元樣幣、銀元紀念幣、銀元主幣和輔幣等幣種的各種版別(圖文並茂),並對版別名稱、版別特徵、版別珍稀度、銀元等級以及市場價格等都作了詳細介紹。內容豐富,信息量大,文字簡潔,圖片精美,識別方便,可讀性和可操作性強;不僅業內人士看了一目了然,而且業外人士一看就懂;可作為袁像銀元版別初學者的嚮導、收藏者的工具、金融財經院校學者研究的參考資料,是大眾收藏、鑒賞、投資的通俗讀物。該書填補了袁像銀元版別系統分類缺失的空白。
目錄:《錢幣研究叢書》總序、序、並序、凡例。
第一章 袁像銀元概述
第二章 袁像銀元認讀
第三章 袁像銀元版別
鳴謝、參考文獻、後記
https://item.jd.com/11725881.html#non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