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大清光緒十六年(1890)起首鑄廣東七錢二分至宣統三年(1911年)所鑄大清銀幣壹圓,短短20年間,從中央到地方,因為利益糾葛、兩圓之爭而帶來的幣制之亂,堪稱之最。也就是在這期間,誕生了各具特色、幣值不一的各類錢幣,事實上這在全國範圍的金融流通上,造成了一定的障礙。直至宣統二年頒佈《幣值則例》,宣統三年才開鑄了全國統一的大清銀幣,這在中國近代金融貨幣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具有深遠意義,對後世民國期間的幣制產生重要影響。而設計精美的“大清宣三”也成了錢幣收藏的熱門品種,一直想寫點與之相關的文字,謹以此文代之。
二、 說起宣統三年的前世今生,便不能不先說一說宣統二年。在宣統二年頒佈的《幣值則例》中,由於沿襲光緒風格的“宣統年造”宣統二年“水龍”系列,這套由維也納造幣廠雕模的方案,雖然雕刻精美,但由於圖案、輔幣部分二角五分存在幣值換算等問題,最終未能獲得清廷認可。就是在此時,義大利雕刻師喬治(Giorgi)來華擔任總雕刻師,這才有了後來的大清宣三系列,最終主導了清朝統一國幣的誕生。或許是鑒於宣二系列的單一性導致方案“流標”,造幣總廠在甄選宣三方案時,採取了“比稿”“選稿”的方式,儘管最終採用了“曲須龍”作為最終版的國幣。不算最終選定的“曲須龍”,此外還曾參與“比稿”的,從大版別上劃分還有“長須龍”“短須龍”“反龍”“大尾龍”,此後四者最較為少見,四種樣幣按照存世量由多到少的珍稀度來排名的話,依次應該是:“反龍”、“長須龍”、“大尾龍”、“短須龍”。而如果算上五款“國幣”候選細分版別的話,在錢幣收藏界享譽盛名的宣三系列中,還有“長須龍普通面”,以及“曲須龍簽字版”,此二者僅次於“短須龍”,數量比“反龍”、“長須龍”、“大尾龍”都要稀少。如再算上枝葉、字體、簽字內容的不同,那麼版別更多。
三、 據孫浩《百年銀圓》推測,按照龍形圖案的設計不同,可以認為“曲須龍”“反龍”“大尾龍”由喬治(Giorgi)親自操刀或者領銜,雕工上注重立體及線條流暢美感,“長須龍”“短須龍”由餘子貞領銜的中國雕刻師團隊完成,雕刻風格顯得比較抽象。本人對此表示認同,這符合中西相同歷史時期的審美情趣,一如郎世甯之於宮廷書畫。從設計風格上來說,前三者比較“寫實”,符合西方錢幣主體人或動物具象,而後二者則偏向“寫意”,以突出龍圖高高在上、威嚴霸氣之氣度,也摒棄了宣二水龍困在圈內的束縛感。事實上,除了“曲須龍”,因為“比稿”而誕生了其餘四種“淘汰”方案裡的精美樣幣,而這些具備中西文化融合方案的龍洋樣幣,也成了錢幣收藏中難得一見的珍品,更是國內外各大拍賣會錢幣專場的貴賓,無一不是各大實力藏家競相追逐的對象。
四、 大清宣三五大版別:大清宣三系列壹圓主幣中,如果不算最終選定的曲須龍,其餘四款樣幣正面的圖案佈局、文字書法、花枝風格幾乎一致(長須龍配普通面除外),錢幣中間漢字“大清銀幣”,楷書端莊、厚重雄渾,盡顯皇家威儀,左右兩側花枝點綴,上書滿文“大清銀幣”,下書“宣統三年”。在喬治作為總雕刻師、比稿要求一致的情況下,四款樣幣在龍面上的圖案佈局上依舊保持一致,飛龍環繞,中書漢字壹圓幣值,下書英文壹圓幣值,龍身周圍祥雲圍繞。但在龍身、鬍鬚、尾巴等細節上,便存在了諸多差異,錢幣收藏界也形象地給了這四款樣幣四個約定俗成的名稱。
1、 長須龍:顧名思義,龍面的兩個龍鬚較長,龍鬚末端伸到了“圓”字,此外龍頭較大,整體看起來十分威嚴,但面部的設計使得龍看起來有一些老態龍鍾,精氣神遠不及“曲須龍”“反龍”“大尾龍”。拍賣行一直稱“長須龍”是除卻“短須龍”之外,最具人氣的版別,這個觀點嚴格來說,不夠嚴謹。
A、 長須龍標準款:a、陰葉版(左側花枝靠近內齒的枝葉經脈下凹),b、陽葉版(左側枝葉經脈凸起),c、破模版,d、銀幣金樣破模版(目前PCGS鑒定入盒僅有一枚,此枚遞藏曆史:法魯克-依蘭-斯賓克拍賣-鴻禧美術館-陳吉茂)。
B、 長須龍普通面:目前存世所見此版均為龍面破模版,可見此版為長須龍龍面破模版配標準字面,以作“國幣”最後的候選,數量稀少或許僅是因為最後時刻呈樣需要,從前後內齒的根本性變化來看,此版是在長須龍破模版的基礎上做了修模。
2、 短須龍:拍賣行在介紹“長須龍”時,稱之為除卻“短須龍”之外最具人氣的版別。實際上從人氣上來說,“長須龍”毫無疑問是第一,人氣有兩個指標:美感、珍稀度,如果太珍稀就談不上所謂人氣了。但在珍稀度和市場價值上,毫無疑問,“短須龍”在大清宣三系列樣幣中獨具鼇頭,沒有之一。林國民《中國金銀幣目錄》對BU短須龍的估價是120萬美金,這是和四川楷書、湖南七錢二分、陝西七錢二分、中外通寶一個級別的待遇,僅次於浙江楷書、福建官局七錢二分、吉林廠平一兩等,由此看出它的珍稀度,以及在中國近代錢幣收藏中所享有的頂級待遇。儘管珍稀,但短須龍卻是四款樣幣中最粗糙和難看的,或許也因為此而數量稀少。亮相記錄中,一枚耿愛德舊藏於1953年6月在Schulman拍賣;一枚1972年3月耿愛德專場第三次拍品以2100美金成交,1978年芝加哥拍賣會13000美金成交;國內紀錄為2004年北京拍賣會118.8萬人民幣成交。
3、 反龍:“反龍”的說法是因為“曲須龍”的國幣身份確立,二者在龍身的朝向上是相反的,因此得名。“反龍”從龍頭、龍身到龍尾呈逆時針方向,而且龍尾是隱現於雲朵之中,是大清宣三系列中唯一一枚“見首不見尾”的樣幣。在版別上,也是根據正面左側花枝邊葉經脈的不同,分為陰葉版和陽葉版。個人一直覺得“反龍”在美感和珍稀度上,均佔有一定優勢,設計上絲毫不遜色“曲須龍”及“大尾龍”,也有一定的數量來確保“群眾基礎”,但或許相比之下,“反龍”的存量確實要比“長須龍”大,使得價值被弱化,而且存量實際也不算太大,又有些“曲高和寡”,最終高不成低不就。
4、 大尾龍:設計上來說,“大尾龍”算是“曲須龍”的一胎同胞兄弟,無論是兩面的文字、圖案、龍形、內齒,都相當的接近,並且龍身的結構也是一模一樣。只是“曲須龍”在處理字體、龍身、龍尾、雲朵、龍珠等細節時,更加細膩。“大尾龍”得名則是來自于11根龍尾比“曲須龍”顯得比較粗大。儘管從身價上來說,“大尾龍”比“長須龍”略勝一籌,但由於在世面亮相較少,所以從神秘感上說,“大尾龍”算是有些“見首不見尾”,因此藏家對“大尾龍”的認識和感知上,也要差一些感覺,當然,在收藏“大尾龍”的難度上,也要要大一些。
5、 曲須龍:上文說了很多“曲須龍”,也就是最終選用的“國幣”——大清宣三,喬治親自設計並雕刻。目前“曲須龍”除了普通、有點、簽字外,並無在字體、圖案上的變化,因此可以認為,“曲須龍”的字面和龍面,均為喬治親自設計及敲定,他的簽名也在簽字版上兩面都出現過。和其他四款樣幣相比,“曲須龍”可能少了一些誇張和革新,多了一些協調和傳統,相信這是中西方雕刻師爭執與妥協的結果,也是最終能通過“比稿”原因之一。事實上,“曲須龍”並不缺乏威嚴霸氣,更是在細節上表現得更加細膩和精美,成為“國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目前“曲須龍”的版別主要包括:
A、 無點:a、深版龍(尾巴出雲很長很清晰,齒邊多為直邊),b、淺版龍(尾巴出雲很短較模糊,齒邊多為橄欖齒)。
B、 有點:由於天津造幣總廠生產能力有限,因此也委託南京、武漢兩造幣廠代鑄“曲須龍”,為區分產地在幣上加上記號。
C、 簽字:a、陽文簡簽(龍面尾巴左側GIORGI),b、陽文全簽(龍面尾巴左側GIORGI INC),c、陰文簽字(字面左下L.GIORGI),c、陰文簽字(字面左下L GIORGI)。
五、 大清宣三版別間內在聯繫初探:儘管從版別上來看,大清宣三系列可以分為五大類別及衍生出來諸多不同的版別,但究其字體、內齒、龍面細細研究來看,相互之間淵源很深,都有都有一定的關聯性及傳承性,比如長須龍普通面,就是採用的與標準宣三一樣的字面,而大尾龍採用的也是與標準宣三近乎一樣的龍面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以喬治(Giorgi)為總雕刻師的創作團隊,在進行最後時刻“選稿”時,也是對五套“國幣”方案做了整體的考慮,並做了最後的調整,以確定最終的方案,能夠快速在呈樣御覽時快速通過。從最終結果和正反面搭配來看,長須龍普通面曾一度是熱門之選。
1、 “短須龍”與“長須龍”一眼來看,“長須龍”與“短須龍”似乎是鬍鬚長短不同,但二者諸多細節都不太一樣,尤其龍頭部分,“短須龍”圖案不夠精美,神韻不足。個人推測,此二款樣幣出自一人之手,而“短須龍”是“長須龍”初稿,在初審時被槍斃後重新調整,時間極短,這也致使短須龍最為稀少。
2、 “長須龍”與“曲須龍”:“長須龍普通面”為長須龍龍面破模版配“曲須龍”字面,也唯有此款是配的“曲須龍”標準面。由此是否可以推斷,“長須龍”版還是深受“比稿”審查小組的親睞,包括喬治本人,因而才在破模版上修模,重配了更加規範的邊齒,打制少量呈樣,以作“國幣”最後的候選。
3、 “曲須龍”與“大尾龍”:如果說大清宣三銀幣哪一款和“曲須龍”最接近的話,毫無疑問是“大尾龍”,除了尾巴明顯不一樣外,其他圖案在風格、佈局上幾乎一致,龍頭、龍身非常相像,甚至連雲朵數量和位置都很統一,只是“曲須龍”龍身、雲朵圖案更具象,相較之下,“大尾龍”粗曠有餘,細膩不足。
4、 “大尾龍”與“反龍”:“大尾龍”與“反龍”實在有太多相像的地方,字面幾乎完全一致,龍面如果不算龍身朝向,也有很多相像的地方,龍頭幾乎完全相同,雲朵風格一致,不同的地方主要在龍爪和龍身,“反龍”的龍爪“張牙舞爪”,顯得更威猛,龍身更加緊湊,立體感強,只可惜神龍見首不見尾。個人認為“反龍”宣三系列最好看的龍,在美學設計上幾乎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而且和其餘三款大清宣三樣幣相比,單從鑄造的數量上,便可以看出“反龍”應該是除去“曲須龍”外,最受人歡迎的,或許更甚,但很可惜的是,至少兩個方面讓“反龍”無法被清廷正式認可,其一,“反龍”龍爪太過“張牙舞爪”,使得威猛有餘、儀態不足,作為貨幣上面的標誌符號,這是官方無法接受的;其二,“反龍”顧名思義,反則不正,不正則不順,中國傳統龍身都是順時針伸展,歷朝皇帝龍袍上的龍,都是如此,“反龍”因為這條理由被否定的可能性更大。
六、 總而言之,“短須龍”與“長須龍”非常相像,而“曲須龍”“反龍”“大尾龍”的龍也太多相像的地方,甚至五款龍相互之間,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可以確信的是,整個大清宣三銀幣方案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團隊是在不斷溝通和融合,以尋找最優的方案。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曲須龍”外,其餘四款樣幣的字面幾乎一模一樣,這也差不多幾乎可以確定,“曲須龍”的“瘦體字”是在最後一刻得到眾人的統一認可,也正因為如此,這才有用“瘦體字”去配“長須龍”龍面的方案出爐。
七、臺灣資深藏家愛泉世家珍藏的大清宣三反龍樣幣,此枚反龍樣幣經由PCGS鑒定SP65,為目前此版別各大評級公司第一名,超級深打,底板絲滑,字口深切,龍圖威武,浮雕效果,齒邊銳利,將反龍精髓發揮至淋漓盡致。《上方首席收藏之反龍品相較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公開